建筑工人

古建成语

  • 巧夺天工

    <正>“巧夺天工”最早可追溯到北宋袁褧《枫窗小牍》中的“晶莹成型,巧绝天工”,用来形容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比喻技艺高超巧妙。在建筑领域,“巧夺天工”既体现为古代匠人对自然材料的极致驾驭(如木构建筑),也表现为现代企业将这一理念融入空间营造与技术革新。宋代《营造法式》将张九龄的“悬空榫卯法”列为禁术,唯恐匠人滥用伤及山体;明代《天工开物》却为其正名,称“巧者适天,工者应地”。

    2025年10期 v.46;No.544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施工工艺

  • 高水位条件下堤防加固施工技术难点与对策

    张甲;齐清;

    <正>高水位环境为堤防加固施工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使得施工过程面临极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深入研究高水位条件下堤防加固施工的技术难点,并探索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提高堤防加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堤防工程在高水位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年10期 v.46;No.544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 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施工技术实践与性能优化

    袁用帅;

    <正>近年来,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迅速,2020年新开工面积达1.9亿m~2,占当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总面积30.2%,但在住宅等领域渗透率不足5%,原因是关键技术瓶颈未突破,制约其广泛应用。建筑钢结构装配式施工关键技术体系1.设计阶段关键技术在建筑钢结构装配式施工中,BIM技术深化设计与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对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2025年10期 v.46;No.54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经验交流

  • 大数据环境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路径探究

    周汉鹏;

    <正>大数据时代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机遇与挑战,大数据技术以强大数据处理能力整合海量工程、财务、市场、成本等数据,预结算审核作为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复核预结算纠正错误以合理确定造价、避免投资偏差,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利用效率与项目效益,还能以准确数据保障资金投入、为后续环节奠定基础。

    2025年10期 v.46;No.544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 立体交叉作业法在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冯保兴;

    <正>小型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由于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工期紧、任务重、场地受限等特点,传统的施工方式较难满足施工需求,易造成施工效率低、造价高等问题。立体交叉作业法是一种充分利用时空资源,对施工工序及工作区域进行合理安排,是实现不同工种在不同时空同时作业的一种施工方式。

    2025年10期 v.46;No.544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技术革新

  • 基于BIM的智慧供热系统评价体系研究

    李雪进;

    <正>作为保障居民生产生活重要基础设施,供热系统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智慧供热作为实现城市智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数字化和智能化等先进的科技技术,融合高效节能的建设目标,实现具有自感知、自诊断、自决策的新型供热方式。本研究旨在将BIM技术与绿色节能理念相结合,从全局出发,构建智慧供热系统的性能和效果的评价体系,通过BIM得到相应的供热参数,得出智慧供热系统的综合评价结果。

    2025年10期 v.46;No.544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 高速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施工技术优化

    童庆卫;

    <正>随着交通量增加,超载、重载等对公路沥青路面要求提升。SMA混合料因独特结构设计优化路面性能,广泛用于高等级及重载道路工程。为此,优化SMA施工技术以提高质量与效率成为关键。本文围绕SMA施工核心环节,结合其优势提出科学体系,通过工艺改进、质控强化等措施,提升路面性能与寿命,保障高速公路安全。

    2025年10期 v.46;No.544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安全园地

  • 塔式起重机安装过程安全风险管控研究

    林永忠;

    <正>一、塔式起重机安装过程的风险分析塔式起重机安装是一个技术复杂、风险叠加的动态过程,涉及基础施工、部件吊装、顶升加节、安全装置调试等环节,主要风险有基础施工风险、部件吊装风险、安全装置失效风险、环境与协调风险、顶升加节作业风险等,其中顶升加节作业风险为塔式起重机安装中技术难度最高、风险最集中的环节,事故占比高达19.4%(其中违章占12.9%,失误占6.5%)。主要风险因素分析如下。

    2025年10期 v.46;No.54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技术讲座

  • 景观给排水设计技术要点探讨

    王伟然;

    <正>给排水专业在景观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合理的景观给排水设计不仅能够保障景观绿化的健康生长、维持水景的灵动美观,还能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本文结合具体项目的设计实践,对景观给排水设计技术要点展开深入探讨,期望为相关设计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2025年10期 v.46;No.544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 高性能纤维抗裂复合材料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研究

    李威;

    <正>混凝土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抗渗性能成为混凝土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其中,掺入纤维、膨胀剂以及高性能纤维抗裂复合材料被证明是提升混凝土性能的有效手段。纤维可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韧性;膨胀剂能有效减缓混凝土的收缩;高性能纤维抗裂复合材料则能够在微观结构上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提高抗渗透性、抗压强度。

    2025年10期 v.46;No.544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博采众议

  • 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修复与风险管控策略研究

    李海庆;

    <正>工业园区企业如生产不规范,超标排放、防渗缺失等,易导致大量污染物渗入地下,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地下水污染不仅威胁居民饮水安全,还可能引发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问题。因此,研究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修复与风险管控策略,对遏制污染扩散、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10期 v.46;No.544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施工管理

  • 基于工业化建造模式的钢结构厂房施工进度与安全管理研究

    苏宇;

    <正>工业化建造模式是一种新的建筑生产模式,其通过对建筑生产各个环节的工业化集成,达到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和管理信息化的目的,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然而,工业化建设模式对钢结构厂房施工进度及安全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与需求。

    2025年10期 v.46;No.54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邱月悦;

    <正>传统的工程成本管理模式主要集中在施工过程中对造价进行控制,易忽略前期决策、后期运营维护和拆除回收等各个阶段的成本和环境效应,难以适应绿色施工的发展需求。绿色建筑强调在建筑生命周期中实现资源、环境和成本的最小化,以全寿命周期为基础的绿色工程成本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其从经济、环境、社会3个方面综合考虑,实现项目成本的全面动态管理。

    2025年10期 v.46;No.54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测量经纬

  • 卫星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程明飞;

    <正>作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工程测量的数据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的规划合理性、施工进度以及最终质量。在此背景下,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卫星定位技术,通过整合多颗卫星的定位信号,可实现厘米乃至毫米级别的精确定位,为工程测量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相较于传统的光学测量手段,该技术在大规模、高复杂度的测量作业中效率和测量精度优势明显,能有效节省人力,缩短工期。

    2025年10期 v.46;No.544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百年大计

  • 河道抢险堤防工程中工程养护技术的应用

    李迎春;孔祥磊;

    <正>工程养护技术作为保障堤防工程结构稳定、功能正常的基础手段,其应用质量直接影响堤防工程在险情中的响应能力与长期运行效能。当前,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对堤防工程养护的精细化、专业化要求日益提高。基于此,本文围绕河道抢险堤防工程养护的重要性及具体技术应用展开探讨,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2025年10期 v.46;No.544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 浅谈工程项目质量创优及科研管理

    宋九江;

    <正>质量是建筑物、构筑物本身的真正生命所在,也是大众关注的重点,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大众的财产安全,同时也是建筑物寿命的核心。项目的技术质量系统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监管的重要体系,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支柱。质量检验必须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过程中、施工完成后建立完整的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成为创造优质工程的重要基石。

    2025年10期 v.46;No.544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 现代化建设下的河道堤防养护与抗险措施

    徐元昊;李迎春;

    <正>传统的河道堤防养护多依赖人工操作,管理模式简单,抗险能力不足,难以应对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探索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河道堤防养护与抗险措施,对于提升堤防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养护措施与抗险措施2个维度,结合现代化技术与理念,探讨河道堤防管理的优化路径。

    2025年10期 v.46;No.544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建筑知识

  • BIM技术支持下的供热系统绿色节能改造研究

    雷飞洋;梁成业;

    <正>供热系统是保障居民冬季生活质量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我国北方冬季是集中供暖的重要区域,供热系统消耗1.23亿t标准煤,供热面积达到73.87亿m~2。然而,现有供热系统面临管网设备老化、水力失调等问题,导致能源浪费和成本增加,环境影响也随之增大。因此,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紧缺的情况下,结合BIM技术对供热系统进行绿色节能改造十分迫切。

    2025年10期 v.46;No.544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管道纵横

  • 水利工程中长距离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及优化策略

    索涛春;索学贤;

    <正>长距离给排水管道是水利工程中的“血管”,担负着向需水区输送水源、起到污水高效排出的重要作用。由于长距离给排水管道的建设面临着工期长、技术要求高、对环境影响大等问题。传统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水利工程高品质建设的需要,对长距离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保障水利工程安全高效运行需求。

    2025年10期 v.46;No.54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 下载本期数据